摘要:1973年,钱钟书的女儿钱瑗,在自己家门口被邻居给扇了一个耳光。这一记清脆扎实的耳光惊动了房间内的杨绛,她冲出来就要帮女儿讨回公道。但62岁的她,邻居哪里会放在眼里,对方像拎小鸡一样将她摔在一堆木架上。动…
1973年,钱钟书的女儿钱瑗,在自己家门口被邻居给扇了一个耳光。这一记清脆扎实的耳光惊动了房间内的杨绛,她冲出来就要帮女儿讨回公道。但62岁的她,邻居哪里会放在眼里,对方像拎小鸡一样将她摔在一堆木架上。动静闹大了,钱钟书看到自己视做珍宝的妻女被人这样欺侮,哪里还顾什么读书人的斯文,操起一块厚木板就对着男邻居的头上锤去!
谁也没料到,钱钟书这个级别的知识分子,居然也会抄起家伙和邻居干架,他揍人的样子全然无一点读书人的修养和克制。但这个鲁莽的行为,却让杨绛记了一辈子,后来她回忆那天的情形时写道:
“没想到自己文绉绉的丈夫也有这种豪侠的一面,真是倍感惊喜!”
而这场打架风波对于钱钟书一家而言,实在是有些委屈。当时正值特殊时期,他们一家都被下放,好好的一个家里突然住进一对夫妇,目的就是监视钱家的动向。钱钟书一家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虽然遭遇了不公,但还是对这对夫妇以礼相待。
可没想到,这对夫妇不仅明面上冷脸相对,私下里还总说钱家的坏话,发展到后来,这对夫妇甚至当着钱钟书女儿钱瑗的面,骂她是“臭寡妇”。对方虽然过分,但钱家一直很克制。
但没想到1973年这天,钱瑗却在自家门口,被邻居甩了一个清脆的耳光。而起因竟然是钱瑗找了一个小时工帮自己洗衣服,但邻居却要求这位小时工给自己家先洗。钱瑗想等小时工先帮自己洗完,再过去帮忙,可邻居却不愿意了,居然光天化日直接打了钱瑗一耳光。
已过六旬的杨绛看到后赶紧出来帮忙,却因为实力悬殊被对方直接摔在一堆木架上。谁能想到这一年钱钟书已经62岁了,但看到这一幕他哪里还顾得上斯文和自己的安危,想也没想就冲上去解救妻女。
这场风波后来被居委会平息,邻居夫妇被批评教育。这件事是钱家几十年的一个小波澜,双双过六十岁的夫妻,仍旧恩爱如初,让世人很是羡慕。
杨绛和钱钟书相识相恋与清华园,后来二人一起出国留学,又喜得爱女,尽管在那个战火纷乱不断的年代下生存,一家人也依旧过的快乐幸福。但没想到,人世变迁难料,杨绛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丈夫和女儿居然在两年内相继离世。
1997年,女儿钱瑗病危,杨绛白发人送黑发人,1998,丈夫钱钟书病危,在弥留之际,钱钟书对着杨绛的耳朵亲亲说:“绛,好好里(好好活)。”
两年之内,杨绛经历了挚爱的生离死别,原来那个幸福的家,转眼只剩下她一人。好在,她还惦记着丈夫的嘱托,亲人离世后,她将自己的生活全部投入到整理丈夫的遗稿上,最后还将自己数百万的稿费都捐给贫寒学子。
在生命的最后时期,92岁的杨绛选择活在过去的回忆中。她开始着手记录自己的家庭回忆录,她将自己和丈夫女儿的细碎生活写成一本书——《我们仨》,以此留住那些美好。
这本《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杨绛用自己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到1998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世间好物不坚固,彩云易散琉璃脆”,悲欢离合是我们每个人都会尽力的情感体验,而杨绛在《我们仨》中用一贯的温情风格,为读者娓娓道来一个家庭的聚散离合,每一个失去过、痛苦过的人都会在这本书中感受到相似的情感契合。
但这本书对于我们更大的价值,在于我们可以透过书中的故事,去体悟我们自己的生活,去重新理解生命,理解家人,理解爱与别离。只有体悟到这里,我们才会对生命多一些尊重,对生活多一份珍惜,这本书将让你如沐春风,疲惫的心灵也可以得到温柔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