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读《我们仨》,就被杨绛先生那朴素平实的笔法所感染。她讲述了一个小家庭几十年追求平凡的生活,却饱受相聚相失、相守相助的不平凡经历。可能是对她灵魂
初读《我们仨》,就被杨绛先生那朴素平实的笔法所感染。她讲述了一个小家庭几十年追求平凡的生活,却饱受相聚相失、相守相助的不平凡经历。可能是对她灵魂境界的高山仰止,于是决定写一篇读后感,记录心灵的感动,也能大家分享书中的精髓。
书中她以“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三个章节,用回忆录的方式记录了三口之家的“平凡”生活,以及在人生最后阶段的那刻骨铭心的情感。
她在书的结尾处写道:“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在这里,她引用了白居易《简简吟》中的两句诗:“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意为: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就如同美丽的彩霞容易吹散,珍贵的琉璃容易碎裂一样,美丽但不长久。这两句恰到好处的总结了全书的精髓,也点透了她一生的遗憾。
万里长梦,虚实之间,满满的真情流露
读过《我们仨》的人,都会记得书中那漫长而揪心的“万里长梦”,正像是她内心的写照,文字含蓄节制,哀而不伤,却字里行间地让人体味到一种难以言表的惆怅。
她在书中写道:“这类的梦我又做过多次,梦境不同而情味总相似。往往是我们两人从一个地方出来,他一晃眼不见了。我到处问询,无人理我。我或是来回寻找,走入一连串的死胡同,或独在昏暗的车站等车,等那末一班车,车也总不来。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
书中对梦的描写更是现实的写照,让人对杨绛先生的崇敬和同情油然而生,我能深深地感受到这个老人在苍茫天地间的那种内心的孤寂感。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这寥寥几句,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人生如梦。生离死别的悲情以“梦”的幻境表现,恍如梦中,亦幻亦真。
云淡风轻,哀而不伤,人生的超然境界
杨绛先生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读她的作品,总能感受到她淡泊功利的人生格局,平和朴素的语言风格,哀而不伤的抒情笔调。她总能通过大量的隐喻、暗示,将丰富的情感寓于景中,情景交融。
书中也描写了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时期里,杨绛、钱钟书先后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蛇神”。风雨过后,她把这些比喻成锻炼......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他们仍然乐观的活着。每每写至此,她便会转写普通人家的温情趣事,语调平静,娓娓道来,在悲喜相济中寻求中和一体。这种以平和之心去认识生活,以和为贵的大家思想,我想也是她被称之为“先生”的原因之一。
书中写道:“阿瑗急要回家看望我们,她要回家,得走过众目睽睽下的大院。她先写好一张大字报,和‘牛鬼蛇神’的父母划清界限,贴在楼下墙上,然后走到家里,告诉我们她刚贴出大字报和我们划清界限--她着重说‘思想上划清界限’!然后一言不发,偎着我贴坐身边,从书包里取出未完的针线活,一针一针地缝。”而后还写道:“她找出一个玻璃瓶子,把糖一颗颗剥去包糖的纸,装在瓶里,一面把一张张包糖的纸整整齐齐地叠在一起,藏入书包,免得革命群众从垃圾里发现糖纸。”
我想在那个特殊时期,人性的残忍会让经历过的人永远忘不了,而不活在命运的阴影中,守住了人性的善良,更是让人敬佩的一种人生哲学。
平凡生活,不凡人生,生离死别后的不朽
杨绛一家人一生追求平凡,她在书中写道:“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求,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她的回忆里,即使一生坎坷,都因为有“我们仨”,而被轻轻带过,平淡的琐碎与被放大的快乐,是注入笔端的涓涓细流。
而在她的人生中却承受着无限的忧伤,这些遗憾终不能幸免的渗透到了她的每一个梦境的描写中。书中,有一段出神入化的文字刻画,让人有一种感同身受的痛苦。这段用梦的笔法描述的文字是这样写的:“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睁眼身在客栈。我的心已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居然还能按规律匀匀地跳动。每跳一跳,就牵扯着肚肠一起痛。阿圆已经不在了,我变了梦也无从找到她;我也疲劳得无力变梦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二零一六年初夏,杨绛去世。他们仨从此团聚,不再死别,亦无生离。
每一本书,每一扇门,阅读的召唤与启示
《我们仨》让我意识到在这个平凡的年代里,我们过着平凡的日子,做着平凡的事,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这正是这本书带给我的一种强大的精神洗礼。那种无法名状的忧伤让人为之动容。
一本书,一段笔迹,虽然在现实中是记录的回忆,但在漫长的岁月里留存下来的是一个人的灵魂和感情。其间的力量,只有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才能蓦然发现,它比岁月更动人。其实,看书看得是别人的人生,却也是自己的。因为每一本书都会替我们打开一扇门,让我们看到自己,看到人生,看到更多的东西。
现如今,我们完整地读完一本书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少了,我们常说所谓碎片化阅读、电子化阅读等等,但好的书籍是需要反复品读的,在人生不同时期都会带来新的启迪或思考。那么,如果你让我推荐这样一本书,不妨品读一下《我们仨》。
真心希望通过这篇读后感,能给大家送上很多非常细小的线头,让您也酣畅在阅读的兴趣中,感受一个平凡又不平凡的故事。也希望它能够搭起阅读这本书的一个缘分,让您也能去推开这一扇门,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