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以为老师跑偏了,结果发现跑偏的竟然是自己……
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后台回复“见面礼”,免费送你一本育儿秘笈!
最近一年,一直在摸索着给果果启蒙。上周五还在文中聊起过这件事,也分享过好几次在家玩数学的经验。
我一直觉得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直到不久前我陪了果果一节数学课,被老师震惊了,因为老师教了我从没想过的内容。
慢
我知道的实验,却有意想不到的过程
那天课上的主题是比较和测量。一得知这个主题,我就开始疑惑:“幼儿园的孩子又不会懂得看度量单位,怎么学呢?老师教了能记住吗?”
课一上来,老师就出示了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彩色的水)。一个是常见的量杯,相对比较粗矮;一个是细长圆柱型的量筒。
老师问孩子们:“你觉得哪个容器中的液体比较多?”
我是学心理学的,第一反应就是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著名“液体守恒实验”——把等量的水倒进不同形状容器,问孩子们哪个容器中的水多。
通过实验发现:低年龄的孩子只会通过水的高度来判断多少,看到同量的水倒入狭窄的容器后就觉得水多了,而不考虑杯子的口径大小;说明儿童一般要到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才能有守恒概念。
班里都是四五岁的孩子,所以我的第一反应是——孩子们回答不了这样的问题呀,肯定会乱猜的。
结果就和我想的一样,孩子们叽叽喳喳发表了不同意见,有的猜左边多,有的猜右边多,也有猜一样多的。我心想:“果然,这个阶段问孩子们这个问题没意义啊,他们还理解不了。”
老师却了然于心地点点头:“大家说什么的都有,那谁才是对的呢?真相是什么呢?我们怎么去证实谁说的对、谁说错了呢?”
这次,有的孩子说不知道,有的说问爸爸妈妈,有的说听老师的……
示意图,来源网络
老师接着说:“请教比我们知道更多的人的确是个办法,但我们也可以先试试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对不对?下面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好方法,你们想不想听?”
孩子们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纷纷喊:“想!”
这时老师拿出第三种容器,是小一些的烧杯,说,“当我们不知道谁多谁少时,可以去测量来找答案。例如,这两个杯子的形状不同,很难比较谁装的水多,所以我们就找个参照物,用这个小杯子来量量,谁多谁少。”
于是老师先是把长长高高的量筒里的水,往这种小烧杯里面倒,一共倒了三杯;然后她又邀请孩子们来倒又矮又粗的大烧杯里的水,一共倒了两杯半。
示意图,来源网络
这次老师问“谁装的水比较多”的时候,孩子们都明白了,是量筒里的水更多。老师接着说:“通过我们的测量,获得了正确的答案,证实了有的小朋友一开始的猜想,所以测量是很重要的哦!”
看到这里,我才明白老师一上来问“谁装得多”的意义——这不是让孩子瞎猜,而是提出假设啊!
慢
幼儿园里教的是写论文的方法?!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不就是科学求证的方法吗?我们在大学里都用过。
我忽然发现,说是数学启蒙,可老师给孩子们教的不是算数,而是Scientific Methodology。
想到这里,我是真的有点被震撼到了。毕竟我对methodology(方法论)真正有概念、有使用,要从上大学以后来算,而果果现在不过是个幼儿园的“小屁孩”。
仔细想来,这样的内容并不是让孩子们多超前。其实在国外的教学中,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渗透这些概念了,小学后则要求孩子们独立运用起来,在中学前就能熟练掌握。
还记得我曾推荐过这一套来自法国的儿童科学实验教具,和大家说起国外都是从很小开始让孩子做实验求证,还用展板展示吗?
这在美国的小学作业中非常常见,几乎每个孩子都经历过这番“洗礼”:
仔细看看孩子们的展板,关键词基本就是我们大学、研究生时代写论文时用的章节标题:Hypothesis,Purpose,Procedure,Data,Materials,Experiment,Conclusion……
那么,为什么要从那么小就教孩子们这些?写论文不是还离得非常遥远吗?
我后来越回想果果这堂数学课,越觉得有深意——其实老师教的并不是写论文的格式,而是科学的思维方法。
试想一下,当孩子们从小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习惯,会在生活中观察世界、发现问题的所在,然后开动脑筋提出猜想、理论,自己找方法去证实,去寻找真相……如此培养出的孩子会怎么样呢?
我相信,他/她一定是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有创造力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她还不会止步于“想”、“光说不练”,而是知道下一步如何去论证并且行动起来——这样的人不是天才,也是人才。
中国有句老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起直接告诉孩子们答案,不如告诉他们如何去寻求答案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开动脑筋去想,动用小手去做,从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收获的就不仅是一个回答,而是更全面的发展,这才是好的教育。
慢
为什么不能少了「猜想」这一环?
这堂课让我收获巨大。因为我发现在自己教孩子的时候,很少在做题或是实验开始前问一句:“你觉得结果会怎样?你猜会发生什么情况?”
回想我小时候学数理化,老师们通常是以“今天讲某个定理”开始,先给标准答案,再说为什么是这样。仿佛一切都没什么可讨论的,学生似乎极少有机会去做一个「猜想」。
这的确是最省时省力的方法——都是公认的科学结论,有什么可讨论的呢?赶紧记住了,知道怎么解题才是有用的。
但在果果如今的课堂上,老师却向孩子们强调了「猜想」的重要性——因为「猜想」正是独立思考的开始,不是吗?
一方面,比起别人告诉我们正确答案,自己去设想并求证的过程会更深刻,也会运用到更多知识、常识,学到更多东西;另一方面,已经有的答案不一定就是绝对正确的,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猜想」去挑战。
如果没有「猜想」,人类的科技就不会有进步了。
从日心说到地心说的进步,不就是从「猜想」开始的吗?
当然,幼儿园的孩子怎么「猜想」也不能挑战什么定理,但是培养孩子从小就有这种思考的习惯却至关重要,也是我们在启蒙教育里最容易忽略的。
回头再看美国小学生的科学展板,全都有包含“Hypothesis”(假设)这个部分。因为发现问题(Problem)、提出假设(Hypothesis
),正是开启科学求证之路的前提。
慢
知识不是死的,是在日常中的
这堂课让我发现自己平日引导果果学知识时的很多缺漏,除了发现缺少「猜想」这一环,也没有给孩子一套完整的思维方法之外,老师还在教孩子知识的运用上让我受益匪浅。
测量水的多少只是这堂课的开始,后来老师又教孩子们去测量长度、面积的大小:“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比较的问题,例如比较大小,比较谁多谁少,我们可以找一个参照物,用它帮我们做比较。”
说到这里时,我以为是要引出”尺子“这种工具,谁知老师话锋一转说道:“我们可以用任何物体做参照物,例如一根铅笔、同样大小的积木,还有我们的身体,例如小手、小脚,都可以用来测量。
”
的确,我之前在《玩乐高学数学》中,就和大家分享过用乐高积木学测量的方法:
我们的手、脚,的确都可以用来测量。例如,一张桌子有几个手掌的宽度?从这里走到那棵树,有多少步的距离?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测量手、脚的大小,例如爸爸妈妈的手和我的手,谁的大?差距是多少?对孩子来说,回答这样的问题,简直就是游戏啊。
老师的话提醒了我: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有这么多玩着玩着,就能完成认知、学起来的知识。
知识不是死的,不是呆板的,而是来源于生活的。尤其对低龄的孩子们来说,最好的学习不是靠背书、做题,而是调动身心的体验。
这么教,孩子们不仅学得开心,当知识和日常联系这么紧密,也会让孩子切身体验到知识的有用之处,而更加有兴趣学——这才是教育的良性循环,不是吗?
花时间叨叨叨:
今天的文章是在急诊室里写的。老公病了,半夜去挂急诊,陪他的时候我就带着电脑,写到凌晨三点多。
陪果果上数学课是在前几周了,一直想写篇稿子和大家分享,就像我在文章里说的,我是挺震撼的,毫不夸张。
因为学心理和写公众号,尤其喜欢研究早教启蒙这块,我自认为做的还不错,可能就是因为这种“自满”,这次让我受冲击和启发很大,也给了我更多激励——果然值得去学习的东西还太多。
就像课堂上老师问孩子们“谁装的水多”,是在教孩子们假设和求证;可我却受到心理学的影响,第一反应就是液体观察实验,结果跑偏了,甚至两个容器的液体根本不一样多,我觉得孩子们在胡猜,其实自己也是啊。
我这次体会到,无论是学知识,还是教育孩子,都要注意「固化思维」的影响。其实老师教孩子们猜想、假设的重要,正是培养他们不去固化思维、墨守成规吧。如果大家也能从我转述的这堂课上有所获得,那今天的分享就没有白写啦!
最后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欢迎文末给我留言聊天,分享你给孩子启蒙中的小经验~
—End—
更多国外课堂内容:
这样给孩子讲因果关系Cause & Effect,开启孩子逻辑思维!
美国从幼儿园就培养孩子的Map Skill,好处竟然这么多!
国际夏令营里的孩子们打架,老师竟然这样做…
德国观察:为什么外国幼儿园里,都爱这样给孩子上课?
美国教孩子从小区分Needs&Wants,给我也上了重要的一课
关注慢成长,还有更多育儿好文:
“你怎么竟给孩子上公立幼儿园?”公立VS私立怎么选,可能和想象完全不一样哦!
仅剩两个月,孩子进幼儿园必需的School Skills有哪些?
孩子马上要进幼儿园,你真的准备好了吗?这份checklist快看看吧!
孩子一进幼儿园就哇哇哭?这些“止哭”手段把我都震惊了!
我把孩子教得很乖,但被抢玩具、总吃亏,怎么办?
我和孩子用简单十个数字,画出一整个动物园
鼓励作者,请点“好看”或转发
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