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有人说,成家之前的男人和女人,无论多大年龄,都被称为单身,单身时的日子,叫做一个人;结了婚,两个人的日子开始了;等到有了小孩,就是三个或者四个人的相聚了。出版于2003年的散文集著作《我们仨》,从杨绛…
曾有人说,成家之前的男人和女人,无论多大年龄,都被称为单身,单身时的日子,叫做一个人;结了婚,两个人的日子开始了;等到有了小孩,就是三个或者四个人的相聚了。出版于2003年的散文集著作《我们仨》,从杨绛的角度出发回忆了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书的名字温暖而饱含深意,整本书读完,觉得书的内容和它的名字别无二致。
红尘百渡而世事沧桑,那一片一片属于我们的明亮光鲜的日子背后,藏着多少艰辛多少酸苦。我们都是平凡的生命,我们在喧嚣的俗世中筋疲力尽地追求又喋喋不休地抱怨着,有谁在忙碌的空闲中,能偶尔回过头,看一看身边的人,谁会在看似长长久久的相聚中懂得畏惧,而因此懂得珍惜呢?
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代表剧作《称心如意》《弄真成假》,《堂吉诃德》中译本,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我们仨》以及长篇小说《洗澡》等。
全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
杨绛做梦和钟书散步,钟书半路跑掉,醒来埋怨。钟书安慰她,这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
这依然是梦,一个“万里长梦”,女儿走了,丈夫也走了,只留下自己,三河里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客栈”罢了。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这不再是梦,从夫妻俩相遇到丈夫,女儿相继而去,讲述他们仨只求相守,与世无争的日常。
“我们仨”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
辗转于英国牛津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国外留学时承受了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和沉重的课业负担,回国后与大家庭的相处也多有磕绊,文革时期更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最终还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酸。这些疼痛和奚落甚至是我们此生都未必会遭遇的,但即使如此,在通读了他们的人生之后,感受到的仍旧是他们生活中的温暖和爱,如此恬静的、不乱分寸的流淌在艰难生活的每一天当中。这份温暖和爱,就是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早已与他们经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毫无关系。
我们年轻不谙世事,但是最清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这是一家恬淡的知识分子,有一个所爱的人,一个想要保护的家庭,和一两件怎样也割舍不下、愿意终生去做的事,这便是一个很美好的人生。
知识是有重量的
“我们仨”都是出类拔萃的人,但是他们都没有野心,毕生所努力的,不过是做好本职工作,即使被安排在了并不喜欢也不适合的岗位上,也选择默默接受,并不反驳或做格外的要求。对于名利,唯恐避之不及,甚至视名利为祸害,为累赘。钱钟书因《围城》而出名,杨绛在本书的末尾处写到“他并不求名,却躲不了名人的烦扰和烦恼。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净”。
因为知识是有重量的,它能够拉着人的心往下沉。书读多了,心便沉静下来,对于很多身外之物便可以看得淡然。“我们仨”能够过得这样温和,处变不惊,与世无争,与他们嗜书如命有着极为直接的关系。读书对于他们来讲是终极幸福,是生活的动力,这是真正喜欢读书的人。杨绛在书中谈到“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在钱媛年近六十岁患病不能起床的时候,她写给父母的书信中仍不乏幽默的玩笑和温暖的昵称。出门“探险”,分享彼此的“石子”,或者对着旁桌的人“格物致知”,都感到知足。
人生是什么,家,又是什么?
很多人都曾经这样的追问过,想在滔滔的时光中,追问出一个缘由,然而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地逝去,大多数人在混沌中走向终点。
在三个人相聚的时候,即走到了巅峰,然后就是接受分离,就像叶子总会在秋天一片又一片下坠,并且永远没有在春天复苏的可能。
给了相聚的欢乐,又给了天人永隔生死离别的苦痛,上帝是这样的公平,他真的是打开了一扇窗,又关上了一扇窗。为什么从来没有人告诉我,那些近在咫尺的人,是这么近,又是那么远呢?
日子老长老长,弯弯曲曲,好比门前的一条路,而路再长,脚再短,还是得一步一步地丈量完,而一生中,要有多少承受,要丈量完多少坎坷泥泞,冰雪地冻,甚至路窄坡陡,坑坑洼洼,才能如杨先生这样平静地说出“我们三个人就此失散了”。
一个长达万里的梦,而人生于世,何止一梦?
杨先生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原来那些朴素的真理都是这样的清晰,只有家,才是最好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