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雨疏风骤之后,海棠依旧者,几许?何期?
跟同事闲聊时,被问起是“大都好物不坚牢”合适呢?还是“世间好物不坚牢”更合适?细细品味,这还真是疫情肆虐窝在家里的这段时间里比较让人感兴趣的一个话题。
大
都
好
物
不
坚
牢
出自白居易的《简简吟》,原诗如下: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玲珑云髻生花样,飘飖风袖蔷薇香。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白居易·《简简吟》
诗中描述了一位貌美不凡,身材绝佳,穿着光鲜,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少女形象。少女的过早夭折,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红颜易碎,世事无常,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容易很快逝去的无奈之情。
世
间
好
物
不
坚
牢
出自杨绛先生在《我们仨》,原文是: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杨绛·《我们仨》
可能因受《我们仨》这篇哀而不伤的热文影响,今人,包括网络搜索上,都爱用“世间好物不坚牢”,而淡忘了原文的出处了。从文学性来说,似乎“世间好物不坚牢”更加文化艺术。但“大都”二字表明作者虽然对于红颜易碎、世事无常的一种无奈之情,但依然相信世间还是有好物存在,只是今生遇见的可能很少,但还是心存希望。而“世间”二字过于绝对,几乎否定了世间好物有坚牢存在的可能性,过于悲观。
“大都”与“世上”一词之差,却精准表达了2位诗词文章的大师当时的各自心境和人生态度。
之于白居易
虽然十三尚未及笄的花季少女早夭了,实在令人扼腕叹息,但是所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苏简简”殁了,还有“杨简简”等闺秀初长成,这就是生命的常态,寻常百姓家的悲欢离合。诗人敏锐的感知到了百姓的悲苦,伤感于美好生命的易逝,但并非绝望,悲而不哀;
但是之于杨绛先生
爱人钱钟书和独女阿媛先后离世,垂暮之年,独留下自己活着孤独的回忆和无尽的哀伤之中。虽然文风极尽忍隐、克制,但是哀莫大于心死。杨绛先生此时已经念无所念了,悲切到了极致。
琢磨了一整天,个人觉得还是“大都好物不坚牢”更为妥当。因为“大都好物不坚牢”中“大都”两字,代表的是美好事物容易失去的普遍认知,是唯物的认知,而“世上好物不坚牢”是由此及彼,由普遍认知推论至一般规律,是唯心主义的感知。人生的事脱不了相遇的欢喜,别离的伤痛。于诗歌欣赏、于诗人心境而言,我还是更倾向于“大都好物不坚牢”。说到底,我是一个乐观的人,正如我看待时下的这场突入起来的大疫情一样。世间万物会有太多的不可知,在每一个十字路口我们都会面临选择,也许是对,也许是错。人生在世,难逃悲喜,但无需悲观;人生逆旅,每一个背景留给自己的可能是永不见,也可能是会再见。想起了纳兰性德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切都逃不过缘字,正如白居易悲“苏简简”一般,大都好物不坚牢;也如白居易怜琵琶女一般,相逢何必曾相识。
前些天网络上一曲《武汉伢》,不知听哭了多少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和曾经或者现在依然在武汉生活的外乡人:“街道口的风,撩醒了夏虫,竹床上的小孩儿做着梦。”还是那句话:世间万物会有太多的不可知。正如当下的这场疫情,它真真切切地不可预见地来了,没有撩醒夏虫,却不知唤醒了多少人的梦,也不知破碎了多少人的梦!如此的突兀,如此的猝不及防,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必然,真心地希望它早点远去,也相信它必然远去。
今晚,衡阳的夜已深,故乡武汉歌谣中的月牙却浮上心头。脑海天马行空,出现了易安居士醉酒的画风: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即便宿醉如此,还在心系着她的海棠,是否真如卷帘人所说:海棠依旧?其实易安怜惜归怜惜,心里早已明了:怎么可能?一定是绿肥红瘦!
易安居士作为婉约词人的代表,却也曾做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等豪放之言。这真真是通透的妙人,既有敏感的玲珑之心,又有豪放的豁达之情。这也大概是今夜,月上中弦时,我的心绪: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依旧者,几许?何期?
(图片来自网络)筑路风采
作者 | 杨 荣
校对 | 陈 彬
编辑 | 饶文韬
审核 | 张小俊
投稿邮箱:4648608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