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典阅读第四期 《我们仨》

经典阅读
第四期
《我们仨》
--杨绛
杨绛先生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只求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两个人在一起,不需要多么轰轰烈烈,更多的只是细水长流。遇到困难,共同承担,相伴到老,我想这才是最完美的婚姻。
有一种亲情叫“我们仨”,愿世间只有死别,再无生离。这是杨绛先生笔下的《我们仨》。
PART 01

走进作者


杨绛(1911-2016),本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钱锺书夫人。先生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累计发行70多万册。
杨绛先生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先生93岁出版的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出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PART 02

走进文本


《我们仨》由杨绛先生撰写了与钱钟书先生和自己女儿钱瑗的家庭生活回忆录。先生以其一贯、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真实情感体验。该书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先生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在书里杨绛先生用平实的语言,没有用很强的文字技巧,确也是真情实感让人悲从心中来。杨绛先生的写作手法好像没有刻意表达却让人强烈的感知到她的表达。
PART 03

原文鉴赏


1、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
2、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3、人间没有纯真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懊恼和忧虑。
4、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
5、选择是一项特殊的本领,一眼看到全部,又从中选出最好的。
6、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7、唯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8、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9、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0、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
读了先生这本书,我们无法不去心疼一个花白头发的92岁老人,坐在书桌前,回忆着这世间最好的爱情、婚姻和家庭,这些她曾经拥有又失去了很久的美好。但这也恰恰给了我们勇气和力量,也许人生就是不断的失去吧,在未来无数个难过的日子里,我们都能记住书中的温暖与感动,她会帮着我们迎头走下去!
END

文字/王露露
排版/李宗涛
责任编辑/宋思迪
出品/医学院团委新闻中心
审核/共青团西京学院医学院委员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