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是四川人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一种中国传统工艺,更是著名的国家非物质
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是四川人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一种中国传统工艺,更是著名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演绎,沉淀了厚重的文化,与蜀锦同享“蜀中之宝”的美誉,乃中国艺术瑰宝。
蜀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据文献记载,汉末三国时,蜀绣已名扬天下。到西汉末蜀地“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后汉书》)。到宋代,蜀绣之名已遍及神州,文献称蜀绣技法“穷工极巧”。
成都地区因其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盛产丝帛,因此蜀绣的制作生产“冠于天下”,据说清代有不少宫廷绣来自四川,《成都通览》云劝工局所出之品为天下无双之品,以东洋之绣工较之,出于东洋十倍矣。从古至今川西农村几乎是“家家女红,户户针工”。
丝路上的民间传说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成都,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地理要带,古称“蜀”。《说文解字》中说:“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娟娟。”意思是说“蜀”就像一只在宽大的桑叶中慢慢爬行的蚕的样子,这无疑表明了“蜀”与“蚕”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实在巴蜀大地上还有众多古老传说,都彰显着“蜀”是桑蚕发源,是盛产丝绸的蚕桑国度。而在这些传说中,最为著名的是嫘祖和蚕丛的故事。
嫘祖又叫雷祖、累祖,民间蚕农称之“蚕母娘娘”,是黄帝元妃,也是传说中发明植桑养蚕、缫丝制衣的技术并将其传与民众的创始人,和黄帝共同创造了华夏古代文明,为开创中华基业,尽心尽力,被后世尊为“先蚕”。
蚕神嫘祖
蚕丛,又称蚕丛氏,是传说中古蜀国的开国君主,相传他是树(即野蚕)的化身,其长相像蚕一样双目凸起(纵目)。明代《一统志》记载:“蚕丛氏,初为蜀候,后称蜀王,教民蚕桑。”“蚕丛”因教民种桑养蚕而被拥为王,是古蜀传说中第一个把山上的野蚕变为家蚕的人。
蚕丛面具
通过这些传说,我们能清楚的明白“蜀”与“蚕”的关联,更深刻的理解“为什么蜀绣是以蚕丝为线绣出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为什么桑蚕丝线是蜀绣的基本涌现”、“为什么蜀绣的面料以丝绸为起点”等问题了。
经典著作流芳百世虽然最开始蜀绣采用的针法和原材料有限,但也诞生了一些彰显民族精神和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
我们以《双冠图》为例。宋代蜀绣受中原绣派影响,从实用性转向装饰性和艺术性。 西南大学现藏有一幅宋代绍熙年间(1190-1194)的蜀绣精品《双冠图》,展现了宋代蜀绣“画绣”特点。该幅绣品上钤有“明昌御览”玉玺,这是现存最早的蜀绣作品。
还有非常有名的《黄绸绣花蟒凤》,本绣袍是明代抗清女将封一品夫人时着的绣袍,该绣袍除蟒纹外,胸背绣双凤,群脚绣寿山福海,运用了蜀绣齐针、铺针、接针、镶金针等针法。此绣现存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千针万线技法独特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演变,蜀绣刺绣技法至今已扩展到十二大类,130余种,其针法丰富程度居四大名绣之首,所以能做出更多变化、风格独特、技艺精湛的优秀作品。
其针法特点为“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其中锦纹针法刻鳞针法是蜀绣所特有的针法。蜀绣常用几十种针法的变幻来表现绣物的光、色、形,把绣物绣得惟妙惟肖。如鲤鱼的灵动、熊猫的憨态等。
其中主要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单面绣和一般绘画作品一样,绣制完成后用画框装裱后直接挂于墙上。
双面绣又分为四类:单纯的双面绣、双面异色绣、双面异色异形绣(全异绣或异绣)和立体绣。双面绣一般用雕刻的绣框装裱,置于桌面上,便于两面观赏。
传承之路任重道远近几年来,蜀绣相较于其他三大名绣而言,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重重受阻,传承人也非常稀少。但总有卓越匠人寻路而生,沿着古人留下的记号,破解着时光的密码,织造出独属于这个时代的印记。
时间好物时间很长,好物未央。像蜀绣这类具有历史记忆、时间痕迹的“时间好物”其实有很多。它们都一直被默默地传承着,从未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