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龚扇”是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被誉为“中华第一扇”,龚扇又称自贡龚扇,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珍品,蜀中名扇之一。
“龚扇”是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被誉为“中华第一扇”,龚扇又称自贡龚扇,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珍品,蜀中名扇之一。四川自贡竹编扇,晶莹光亮,宛如纨绢,驰名中外,与自贡扎染、剪纸并称为盐都“小三绝”。
【舍其锋芒而内敛,孰人甘为孺子牛】
龚扇起源于清末,盐场挑煤工人龚爵五每天把煤从煤厂挑到盐场,终日辛苦奔波挣的钱仅能糊口。一年夏天,龚爵五在盐场看到一个从乐山来的商人手提一个烘笼,烘笼上用竹子编了福禄寿字样,精致好看,龚爵五心生羡慕。回家后龚爵五开始琢磨这些纹样能不能编到扇子上去,后便辞去煤场工作,开始钻研编扇,这一编竟编出了世界驰名的百年工艺。
龚爵五的龚扇深受大众喜爱,龚爵五的儿子龚玉璋把龚扇推成皇室爆品,在1886年四川劝业道周孝怀创办的宝川局“赛宝”会上龚扇一举夺魁,选送进皇宫,光绪皇帝赐名为“宫扇”。龚扇的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传承人相继在先人的基础上做精做细,不仅在竹丝宽细厚薄程度上精益求精,扇形也突破传统团扇在其他扇形上进行尝试,画面上不断大胆创新。
龚扇不停改进手法研究,手工活越来越细致,竟编出了后来被誉为“中华第一扇”的龚扇。一时名声大噪,当时的乡绅官宦都以手握一把龚扇为荣。
【竹丝细如发丝,薄似蝉翼,能折光透影】
龚扇一直选用最好的阴山岁竹为原料,划成细如绢丝的竹丝精心编织,然后编织边条,上木模,缝锁扇边缘和上胶等。
竹扇呈桃形,扇面薄似蝉翼,颜色嫩黄,折光,绵软细腻,恍若织锦,图案跃然于上,栩栩如生。
扇面多为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精妙绝伦,配以象牙或牛骨制成的扇柄,丝质扇坠,玲珑剔透,堪称世界竹编之精品。
【时间好物:时间很长,好物未央】
类似龚扇这类具有历史记忆、时间痕迹的“时间好物”其实有很多。它们都一直被默默地传承着,从未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