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标题:团好物丨终于不用再吃冷库苹果了,今年第一批脆甜红嘎啦,尝过的人,赞不绝口! 苹果是我们日常生
原标题:团好物丨终于不用再吃冷库苹果了,今年第一批脆甜红嘎啦,尝过的人,赞不绝口!
苹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
很多人都很喜欢吃。
吃货妹子早上出门上班总会带一个,
带的当然不是反季节的冷库苹果,
而是最近刚新鲜上市的红嘎啦苹果!
色泽绯红,脆甜爽口,超好吃!
我国是苹果生产大国,
说到苹果,自然而然就会想到陕西。
而有一群年轻的“傻瓜”,
为了种植一款产量极小的早熟红嘎啦苹果,
放弃了繁华的都市,返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他们种植的红嘎啦苹果,
可是早熟苹果中数一数二的好品质,
尝过它的人,都赞不绝口。
去年一推出,就受到了大家的热捧,
复购率高达92%,
但由于产量低,所以很早就下市了,
好多人在后台留言。
今年吃货妹子为小伙伴们奋力争取到了
3000份早熟红嘎啦苹果,
让大家尝一尝正当季的脆甜口感!
刚下树的嘎啦果带着微微绯红的果皮,
貌不惊人,口感却脆、甜到惊艳!
咬下去的第一口是牙齿与香脆的碰撞,
爽脆可口,
第二口是果肉与舌尖的火花,香甜细腻,
第三口是味觉与口腔的缠绵,唇留余香。
现 代 生 态 有 机 种 植
小祁是这群“傻瓜”的带头人,7年前,拉着13位同乡果农悉心研究,聘请苹果专业技术团队全程辅导,全程“死磕”生态农家肥种植方式,对种苹果,他们是认真的。
说起返乡种苹果的初衷,小祁激动的告诉我说:“小时候,也就在十几年前,家乡的水是甜的,山是绿的,河里是可以游泳抓虾的,庄稼人用的肥料也都是地地道道的农家肥,没有化工合成,一切遵循自然农作。”
而今,食品安全越来越让人堪忧,肥料化肥五花八门。田还是那块田,水还是那片水,变的却是人心!因为不想看着祖祖辈辈留下良田就这么被毁掉,所以他决定要为这片土地做点什么。

由于近年来,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村里更多的是一些留守老人与孩子,土地逐渐荒废,产量品质越来越低。
在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回巢”时,抓住了这个机会,他进行了一番游说,劝年轻人加入合作社,让他们留下来,继续种田。历经周折,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最终成功说服了13位青年返乡种植果树。
烈日下,40多度的高温,小祁和小伙伴们依然在田间、果园行走,了解每一颗果树的生长情况,果农也深知,今年果树的增产,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7年时间,小祁他们一帮人用坚持的汗水,用现代农业逐步取代过去传统农业的弊端。
▲嘎嘣脆、香、甜,早熟红嘎啦
品 质 优 良 供 不 应 求
果园种植黑麦草,枯萎后,会化作有机肥回到土壤。使土壤疏松透气不板结,让周边小环境蜕变为了苹果树的“宜居地带”,果树成长得无忧无虑。
用自然界的“天敌制衡”来防治病虫害,田间放养鸡鸭,使动植物之间形成一条平衡的生态链。
▲有苹果树,还有鸡、鸭、鹅
合理利用富平县土壤独特,沙质性土壤种植的苹果糖度较高,加上土壤中的硼元素,可以杀菌保护果树,促进苹果树生长更有力,苹果更脆更好吃,共同造就了这款独一无二的富平早熟苹果。
万物生长更离不开阳光、空气,嘎啦果的种植是从栽培管理开始,包括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等,要做到枝枝有阳光抚慰,叶叶能通畅呼吸,颗颗果子享尽恩宠。
四月,春回大地,万物生长,苹果树开出洁白的花朵。
花期结束后,为了配合科学的栽培管理,要剪掉不少曾经付出大量心血的枝条和苹果“幼崽”,苹果树型才能整体内外通风透光,让果实内在品质均匀,做到“少生优生”。才使得这里的嘎啦果长成了难以复制的奇妙味道。
▲一个果台一只幼果
经历“阵痛”的嘎啦果,都是百里挑一,待枝梢一旦长出果子的雏形,果农将给苹果套上生态环保纸袋,成本要高出塑料袋好几倍,目的就是为了隔绝后期虫害,以及恶劣天气的侵袭。
此后的几个月,苹果都是在袋子里慢慢长大,个子大的甚至会撑破果袋。一般成熟前半个月就要开始撕掉袋子,让苹果开始肆无忌惮的接受阳光雨露,直至成熟采摘。
时间慢慢地流逝,苹果就在太阳底下一天天改变着颜色,直到成熟。在它们身上,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光阴的流转,和造物主的神奇。
每天辛勤的果农天不亮就开始采摘,经过层层筛选后的果子,以纸箱精心包装,每一颗都为您精心包装,将枝头的美味完完整整地送到您的身边。
▲嘎嘣脆、香、甜,红嘎啦
普通的苹果四季都有,可清脆可口的嘎啦苹果赏味期却只有短短的8月到9月,去年8月下旬就下架了,虽然产量小,但处于苹果集中上市的空白期,果子品质好,供不应求,果农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吃货妹子觉得好东西应该走出大山,富平果农只是中国亿万农民的一个缩影,他们用尽毕生去耕作,只为果子回归本身的味道。
13位果农匠心种植,
今年第一批树上现摘,嘎嘣脆、香、甜,
3000份特供尝鲜,邀您一同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