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松浦弥太郎,和造型设计师伊藤正子写了本书《好物 100》,记录了 100 样可以陪伴他们终身的好东西。 清单编辑部推出同名专栏,连载 100 个物品和我们的故事。 它们或许并不昂贵,也不稀有,但无一例外,都曾照亮过我们的生活。 每次路过街边的抓娃娃机,就想冲进去“酣畅淋漓”一把,但是理智把我拉回现实。有地方放吗?会按时清洗吗?搬家会带
“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松浦弥太郎,和造型设计师伊藤正子写了本书《好物 100》,记录了 100 样可以陪伴他们终身的好东西。
清单编辑部推出同名专栏,连载 100 个物品和我们的故事。
它们或许并不昂贵,也不稀有,但无一例外,都曾照亮过我们的生活。
每次路过街边的抓娃娃机,就想冲进去“酣畅淋漓”一把,但是理智把我拉回现实。有地方放吗?会按时清洗吗?搬家会带走吗?现在还会害怕一个人吗?反正我几乎每次都是摇摇头,然后默默走开。
2006 年,我们家那个十八线小城市出现了许多抓娃娃机,这些娃娃机全都被放在了游戏厅里。没见过世面的我一放学就会跑去游戏厅,拽着省吃俭用的零花钱去“碰运气”。
一来二去经验也多了,抓娃娃抓得特别顺手,叫得上名字和叫不上名字的各种娃娃堆得家里到处都是。
其实我本身对毛绒玩具谈不上喜爱,只是觉得“抓”这个体验很有趣。但是一下子拥有了那么多,少女心难免泛滥。不仅给它们起了名字,还将它们按照不同色系并排罗列在床上,大的放在最里边,小的就堆砌在大的身旁。
我的床很大,一个人睡 360° 旋转毫无压力,所以经常也会把头靠在大娃娃上看电影,毛茸茸的纤维紧贴着肌肤,柔软的身躯带给我母亲怀抱般的温柔。于是,我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抱着娃娃睡真是太有安全感了!
当时家人早出晚归,我下晚自习回家都经常见不到人,很多时候都是直到躺下后才听见他们回家的声音。大多数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吃晚饭,晚饭可能是蛋炒饭,或者是一碗清汤寡水面。
人格还不够饱满的小时候的我,常常孤单到崩溃大哭。在这种长期缺少陪伴的环境中成长,发现娃娃可以给予人安慰后,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想让我放手那是不可能的。
至此,我的恋物癖完全被激发。不仅是抓娃娃机里的娃娃,路过一些精品店也会进去淘一番。最常买的款式就是粉色兔子,如果写这篇文章是在家里,我真的很愿意把我的“兔子家族”拍给大家看看。
我最喜欢的那只叫做“贝贝”,30cm 左右,短绒毛玩偶,腿很长,屁股内部填有砂石,很有分量感。它身穿粉色纱网裙装,系着比我手还大的蝴蝶结,好看极了。
贝贝一直陪伴到我高三,无论床上有多少娃娃,枕边一直都是它,因为比起其它萌成球的娃娃,贝贝手长脚也长,我能搂着它一直安稳睡到天亮。
比较庆幸的是,虽然我妈妈偶有抱怨,但从不会擅自动我东西,甚至还经常帮它们洗澡,一边洗一边对着娃娃说:“你看她多大一人了,还天天抱着你们睡觉,你们少藏点灰,不然她鼻炎又犯了。”
上大学后,妈妈将家里的娃娃都打包收进了床箱中。我曾想带着贝贝一起来北京,但被妈妈阻止,说新同学看见我抱着娃娃睡觉会觉得我还是小孩子,我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于是独自踏上求学的路。
但是你知道的,这种依赖不是说改就能改。背着妈妈,我又买了一个超大的娃娃放在宿舍的床上,它叫“狗子”,陪伴了我 4 年。
▲ 它现在还在我身边
工作后,抱着娃娃睡觉的习惯消失了,我挠破脑袋也想不出是哪一天突然就把它从床上拿开了,可能是工作太忙,也可能是我长高了,床小了。
直到最近读到一篇关于“孩子恋物”的文章,大概意思是:“孩子恋物背后隐藏着是对爱的渴望,也是对安全感的一种本能渴求。孩子恋物并非坏事,他们只是在找一个替代的物品,来减少对母亲的依赖。这很可能是在用一种积极的态度让自己从’完全依恋’到’完全独立’。也是一种应付压力的自我安慰。”
我突然就能解释自己的种种行为,从爱上娃娃到放弃娃娃这个阶段,实际上就是从依恋到独立、从缓释压力到承受压力的过程。恋物的习惯总有一天会放弃,没有明确的年龄阶段,或许等到真正成长的那一刻,曾经的习惯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 The End ·
撰文 陈白羊
设计 子丸喜四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文章
喜欢这个栏目,就点下 ▼ 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