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这种切身的体会,可以让孩子明白,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理解原来花钱是一件很“难”的事,并不是有了零花钱就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买东西也得动动脑筋
前几天,表姐在微信上问我,该不该给她6岁的孩子零花钱。
我说,今年春节特殊,孩子们都没收到过压岁钱,如果孩子对钱有了基本的认识,就给他点零用钱,让他自己支配吧。
表姐本来不想给,但听了我的建议后,给了孩子50元钱。但很快, 她就后悔了,因为他发现,孩子很快就把零花钱用完了,买了好几盒花炮和几个小玩具,而这些,都是她觉得不该买的。

6岁孩子,到底该不该给零花钱这个问题,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处理方式可能不一样,并没有绝对的标准的答案。但我个人认为,家长们如果决定要给孩子零花钱,那么,你就要明白一件事,你给他的,绝不仅仅是钱,同时也给了他自由支配这笔零花钱的权利,不然,这个零花钱给了他就没有什么含义了。
有家长可能会说:“让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这还不随便乱花?”

让孩子自由支配零花钱,当然会有风险,但你想过没有,只有在犯错和失败中,才会让孩子学会如何花钱。
大部分家长担心的是如果放任不管,孩子养成了随意乱花钱的习惯,总是买买买,那么,以后总是向你伸手咋办,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教孩子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01
上面提到的表姐的孩子,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钱,可他却眼都不眨下就把”巨额”花出去了,恐怕很多家长都会感到一丝惊恐。
那么,孩子这种花钱的心态该做何解?
其实很简单,第一次体会到了拥有钱,可以自己支配钱的滋味,让他既开心又兴奋,想好好满足一下自己,却又不知分寸。

也就是说,孩子这种想迫切花钱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大手大脚”的消费方式,可能并不是我们所想的“挥金如土”,而是他缺乏相应的财务观念,毕竟没有经历过赚钱的艰辛,当然不会有花钱时的纠结。
可是,针对这种情况,如果以严厉的态度去纠正,可能会带来更糟糕的影响。
我记得小时候过年时,爷爷给了自己10元钱,心里特别开心。要知道10元钱,在90年代,是比较大的数目,我高兴极了,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全部花掉买了糖果。
妈妈知道后,把我劈头盖脸地大骂了一顿,那一年自己也是6岁。
被骂过之后,我再也不敢花钱,妈妈也没有骂过我,但是,自那之后,我对花钱存在很大的罪恶感。
直到现在,成家立业、经济独立后,依然非常害怕花钱。有时为了买到一件称心如意的商品,我会花好几个小时去货比三家,就是为了省那么几块钱。每次有好友问我这东西的价格时,我总是有点担心,害怕报出价格后,人家会说我买贵了。

既然不能使用强硬的方式,可又不想袖手旁观任由孩子胡乱花钱,有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此问题呢?
当然有,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孩子如何找到他”需要的”和”必须的”东西,正确合理地消费。
02让孩子明白什么是”需要的”和”想要的”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说到花钱,可不要小看它,这可是一门学问。
在消费前,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哪些是必须要花的钱,哪些不是,哪些是可以忍一忍或省一省的。
经济学中有两个词,一个叫Needs,一个 叫Wants,对我们培养孩子的金钱消费观特别有用。
什么是Nedds和Wants呢?
Needs,是指那些能满足我们基本生活需求的东西,比如住的房子、食物、衣服等;而Wants,是指那些我们可能很想要,但并不是必须的,比如孩子玩具、零食及宠物等等。

在美国,这两个词,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教授了。
你可能会很奇怪,幼儿园为啥学这个呢?
原因很简单,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处理自己的欲望。
说一个场景你就明白了:
带孩子去超市或玩具店,遇到他喜欢的零食或玩具,他是不是就立在那不动了,缠着你非买不可,不买就开始胡闹了?
一般遇到这样的情况,脾气好的家长,会和孩子摆事实、讲道理,以期待孩子回心转意;脾气不好的,直接说“不行”、“不买”,之后便拖着孩子离开了。
你可能这次能打消孩子想要的念头,但是你能永远约束孩子的这种行为吗?
当然不可能。
只有教会孩子,让他们明白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想要”的,让他学会自己做取舍,成为一个能理性思考、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这才是我们作为父母,想要想到的结果。

03 学会”需要的”和“想要的”的意义在哪里?
学会Needs和Wants这两个词的使用,好处是很多的:
1) 可以让孩子明白哪些物质需要、哪些不需要
如果孩子学会了取舍哪些物质,就不会在出门时,老是闹着要这个或要那个。
比如,之前带孩子出去旅游时,我让他自己准备自己的行李,他准备了必要的衣服外,还准备了各种玩具,什么坦克车、绒毛玩具、积木等等。
而让他学了Needs&Wants后,我便开始和他一起玩一种游戏:假装坐飞机去旅行,过安检时只能带5样东西,问他会带什么,让孩子思考之后,自行取舍。
当他选定后,问他为什么会带这些东西,它们是你最需要的,还是你最想要的?
这种选择性的游戏,对孩子来说,他会很喜欢做,因为它带有一定的挑战性。

2) 学会计划生活,培养财商
当孩子学会Needs&Wants后,他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欲望进行排序,知道什么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有了钱该怎么进行分配等等。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都可以加强这个观念,比如,你带孩子去超市时,孩子总喜欢往购物车中加入很多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时,我们就可以问他:“买这么多东西,到底哪个是你想要的,哪个才是你真正需要的?为什么要这么买呢?”
同样,我们自己买的东西,也可以和孩子说说理由,说白了就是对孩子金钱规划的培养。

3) 让孩子学会思考买这种东西的意义
如果只是一味要求孩子区分哪样东西是他”想要的”还是“需要的”,这并不简单。因为孩子可能自己都说不清楚哪样东西自己需要或不需要。所以,我们可以询问他,这个东西对你来说有什么实际意义?有什么帮助?
这个过程的意义在于,它能让孩子从自身欲望出发,去想他”想要的”,并思考这物品对自己的实际价值是什么。这是一个逆向逻辑思维的培养。

04 应该怎样教孩子理解Needs&Wants,引导其合理花钱?
1) 和孩子玩一些分类的游戏
我们可以孩子做一些模拟购物的小游戏:
首先找一些可以消费的项目,然后对它们进行分类,比如吃的、玩的和旅游胜地等等。
每个项目,按照不同的消费标准进行相应的标价。
譬如:带孩子去迪士尼乐园需要花费30元,买毛绒玩具需要花55元,电动玩具车45元,巧克力15元,蛋糕28元,书籍10元,海滩游玩50元等等。
安排好类目并分好类后,告诉孩子,你只有50元钱,花钱时,你必须每一类选择一样,也就是既要有吃的、玩的,还要有旅游之地,但是总体消费不能超过50元,询问孩子这钱该怎么花?
这种问题其实很纠结,想要用仅有的钱,尽可能满足自己的愿望,你会发现孩子很难选择,比如他选择了电动玩具车,那么其他项目改如何选择,对孩子就是一种考验。
通过这种切身的体会,可以让孩子明白,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理解原来花钱是一件很“难”的事,并不是有了零花钱就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买东西也得动动脑筋,怎么买才能更划算!

2) 告诉孩子要有计划地用钱,合理地存钱
上面提到的这类购物小游戏,我让孩子去玩,当他玩到最后,组合完所有项目,还有结余时,我会告诉他把钱存起来,未来就会积少成多。
孩子想要对自己的压岁钱做主,就需要好好保管好自己的钱,要学会存钱,这是孩子合理用钱之前的一个良好习惯。
可这个习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不要说孩子,大人有时都很难坚持。因为存钱意味着要延迟满足,想要的东西必须忍着,这极大的考察着孩子的耐心和自制力。
这时,可以让孩子设定一个短期目标,让他存入零用钱,几个星期后,就能买书籍甚至是学习用品,帮助孩子培养他的耐心,强制他养成先储蓄后消费的习惯。
之后,再让孩子实现更大的储蓄目标,像半年甚至是一年期的储蓄。
当然,我们让孩子学会存钱,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它让孩子懂得如何负责自己的花销,并能较好地处理自己的开支,学会预算,这才是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的东西。

3) 明白钱”给予”他人的快乐
告诉孩子如何用钱,并不只是教他怎么得到财富,更应该告诉他们,金钱的价值不只是体现在欲望的追求上,还应该让其成为帮助他人的手段。
比如,拿出零用钱中一定比例的钱,作为慈善用款,当金额达到一定数额后,可以带孩子一起去捐款,同时让孩子知道这些钱用在了什么地方,帮助了什么人,发挥了什么作用等等。
帮助他人,这才是金钱最大的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想让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一定要告诉他Needs和Wants的区别,只有这样,才会让他未来的生活变得更简单,走得更坚定,而不是看到别人有啥,自己却没有而开始焦虑或作自我否定。